地方发债超9万亿:天津、内蒙古、贵州发债增速位居前三

来源:第一财经时间:2023年12月26日编辑:王亚茹
导读: 2023年的地方政府债券(下称地方债)发行已近尾声,今年31省份发行地方债较2022年有明显变化。

2023年的地方政府债券(下称地方债)发行已近尾声,今年31省份发行地方债较2022年有明显变化。


12月25日,财政部公开了2023年1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今年前11个月,全国31个省份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首次突破9万亿元,约9.14万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24%,创新历史新高。

  

这9.14万亿元地方债分布在31个省份,从地方来说获得越多的发债额度,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缓解地方债务风险越有利。2023年哪些省份获得更多的发债额度?与2022年相比有哪些变化?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11个月,经济大省广东和山东发债额度继续遥遥领先,分别为6816亿元和6061亿元;江苏、浙江、四川、河北发债规模也位居前列。

  

不过今年湖南前11个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高达4680亿元,超过了前述江浙川冀四个经济大省,位居第三。

  

根据财政部数据,从今年前11个月发债规模较去年全年增速来看,天津、内蒙古、贵州位居前三,增速分别约为138%、111%、93%。


津蒙贵三地发债增速如此高,也跟上述中央支持三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直接关系。

  

比如,今年地方发行的超1.3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中,贵州(2264亿元)获得额度最高位居首位,天津(1286亿元)位居第二,内蒙古(1067亿元)也超过千亿位居第五。

  

其他获得特殊债规模较大的辽宁、湖南、安徽、广西、云南、吉林等地,今年前11个月发债增速均超过50%。

  

随着今年地方债发行接近尾声,财政部明确表态今年要提前下达2024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专家预计这一额度将在本周下达,提前批地方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目前已有一些省份披露了明年一季度发债计划,不过多数发债时间在2月底,发债进度可能比今年慢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