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2年,元宝山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亿元,增长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2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增长0.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371元和27606元,分别增长5.1%和7.9%。元宝山区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超出预期的成绩单为极不寻常的2022年写下注脚。
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成绩。
2月3日,元宝山区召开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拿出更拼劲头,抢占发展先机,实现更大突破。
5天之后与公众见面的元宝山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全面吹响加快发展、大抓发展的冲锋号。
打开元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打造百亿级化工产业集群和生物发酵、硫磷钛循环、精细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等五十亿级产业链条,年内新增三方化工、双立药业等12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260亿元。”作为全市工业的主战场之一,今年元宝山区计划实施新改扩建工业项目40个以上,投资额突破300亿元。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元宝山区正加速实现工业再造。
“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订单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近年来,元宝山区主打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优势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高频词。2022年,“风水沟葡萄”“兴隆坡西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元宝山区计划新纳“赤诚峰味”品牌4家,认证“三品一标”农畜产品3个,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努力让更多元宝山区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城区建筑垃圾消纳系统。”“全力发挥‘智慧城管’作用,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创城区之一,今年,元宝山区将多措并举,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提升治理水平,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城市形象提升,增进百姓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农民转移就业1.8万人。”“投资1.4亿元,实施东城初中、第九幼儿园、实验小学综合楼等项目,建成投用第八幼儿园、西城小学。”……报告中,元宝山区聚焦群众关注领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努力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元宝山区上下正凝心聚力、坚定信心,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向着新目标,意气风发向未来!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