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保险为我们抵御风险,提供生活保障。但有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保险进行欺诈,让投保人遭受损失。下面通过几个典型案例,为大家敲响警钟。
案例一:虚假宣传,美梦破碎
李女士想为自己买份重疾险。保险推销员小王向她极力推荐一款产品,声称这款保险“重疾赔付超高,不管什么大病都能赔,保费还低,以后每年都能领一大笔分红”。李女士心动不已,没有细看合同就签了字。
几年后,李女士不幸患上乳腺癌,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然而,保险公司审核后告知,她所患的乳腺癌在合同中有特定的理赔条件,而她的情况不完全符合,无法获得全额赔付。至于分红,也因保险条款的复杂计算方式,收益远低于预期。原来,小王为了业绩夸大宣传,误导了李女士。
案例二:代签名隐患,理赔受阻
张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购买了一份寿险。办理手续时,张先生因工作繁忙,就让朋友代他在投保单上签字。当时张先生觉得都是熟人,不会有问题。后来,张先生意外离世,家人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在核查时发现签名非张先生本人,以投保程序不规范为由,拒绝理赔。张先生家人陷入困境,后悔不已。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保险虽好,但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盲目相信口头承诺;确保投保手续规范,自己的签名不可代签;遇到不合理拒赔,要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保险,是为生活增添保障,别让这些风险毁了这份保障,让我们在投保路上多一份谨慎,多一份安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