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寿险锡林郭勒中心支公司“3·15”温馨提示:识破高额补贴骗局 守好新市民“钱袋子”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5年03月12日编辑:王亚茹
导读: 新市民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产军,是金融服务的受益者,但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的目标。一些针对务工人员设计的骗局,常利用信息不对称、保障需求迫切等心理实施诈骗。如何识别陷阱、守护财产安全?以下案例值得深思。

新市民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产军,是金融服务的受益者,但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的目标。一些针对务工人员设计的骗局,常利用信息不对称、保障需求迫切等心理实施诈骗。如何识别陷阱、守护财产安全?以下案例值得深思。         


案例简介:
    

快递员小赵工作三年,勤恳踏实。某日暴雨中派件时,他因躲避行人急刹车导致连人带车滑倒,左手骨折需手术固定。正当他对高额医疗费一筹莫展时,接到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可申领“高额补贴”,但需先缴纳5000元“手续费”激活账户。对方准确报出小赵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并发来伪造的“红头文件”。急于治病的小赵未核实信息,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次日发现“工作人员”失联,这才意识到被骗。报警后得知,近三个月已有多名快递员遭遇同类骗局,人均损失超万元。  


 案例点评:


1. 精准信息泄露助长骗局可信度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新市民的职业、社保等隐私信息,利用伪造证件、话术包装,制造“官方服务”假象。  


2. 心理弱点被针对性利用


以“政策补贴”“限时福利”为饵,抓住新市民群体对社会保障政策不熟悉、改善生活意愿强的特点实施诱导。  


3. 多重技术伪装增加识别难度


采用虚拟号码、伪造政务网站、AI语音通话等技术手段,甚至能模拟单位领导声音要求转账汇款。  
     

消费提示:  
    

人保寿险锡林郭勒中心支公司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利好”,请牢记:  


- 政府部门不会要求公民转账至私人账户。  


- 含链接的“政策通知”需通过12345等官方渠道二次验证。  


- 主动学习反诈中心发布的《新市民防骗指南》。  


钱财的积累需要日夜奔忙,但骗局的击破往往只需一通求证电话。守护好血汗钱,既要握紧车把稳步前行,更要捂紧钱袋保持清醒。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