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虾2两水,呼和浩特融桥海鲜市场海鲜掺水 “水货”买卖抹黑了谁?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0年09月16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事发呼市融桥海鲜市场。媒体实测,买了2斤8两基围虾,公平秤上显示是3斤4两,去掉塑料袋里的水分,2.8斤变2.3斤,少了半斤。记者不信邪,又买了2斤1两,去掉水分,变成了1斤6两,又少了半斤。摊贩称,往海鲜袋里加水是为了保鲜。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事发呼市融桥海鲜市场。媒体实测,买了2斤8两基围虾,公平秤上显示是3斤4两,去掉塑料袋里的水分,2.8斤变2.3斤,少了半斤。记者不信邪,又买了2斤1两,去掉水分,变成了1斤6两,又少了半斤。摊贩称,往海鲜袋里加水是为了保鲜。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NMTV新闻天天看)


海鲜也是“水命”,但是,上了融桥海鲜市场的摊贩档口就变成了“水货”。

 

融桥海鲜市场的的缺斤短两不是在秤上做文章,而是在水上做了文章。一斤海鲜吃到2两的“空饷”,这买卖实在是干得过


疫情阴霾还未散去


从年初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的三文鱼,从厄瓜多尔冷冻白虾,再到大连的凯洋海鲜,新冠和海鲜的关系越发说不清理还乱,而海鲜危机逐步波及到涉及冷链运输的所有进口海鲜、水产,乃至活鲜产品。

 
  当消费者在潜意识里,把疫情和海鲜画上了等号,那么,可想而知,整个海鲜行业遭受的是怎样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111.jpg


  曾经,“来自京深海鲜市场700多家商户的联名上书”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因为京深海鲜市场无法正常营业,不少店铺一夜之间营业额锐减80%,库存百万乃至上千万的产品难以销售,加之租金、水电、人力成本的大量消耗,酒店餐厅拖欠货款,市场或将关闭的传闻,“700多家即将关门倒闭的中小微企业”呼吁给与他们一个生存机会。


  全国一盘棋,内蒙古曾经也如是,而且,疫情从未离我们远去

 

  8月13日,深圳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据不完全统计,这是7月以来,我国第9次在冷冻海鲜食品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此前的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莉霞曾到融桥海鲜市场详细了解疫情防控情况。
 
  时隔3个月,融桥海鲜市场却给呼和浩特上了一个大大的“眼药”。

222.jpg


  本来就没什么信心,这回又坐实了缺斤短两,呼和浩特的海鲜市场丢的绝对不是口碑,而是更多!


缺斤少两、袋子注水、偷梁换柱,这些行为一直是海鲜市场的“潜规则”。诚然,“潜规则”是行业里形成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行规,但是,“潜规则”永远上不得台面,水货再怎么篡天改命也还是水货。

  

当生活回归日常


  “10只马蹄螺要290元,一碗白鸽螺芥菜汤也要200多元。”像广西北海遭遇“天价”海鲜宰客事件也沉渣泛起。


  就问融桥海鲜一句话,市场提振,靠“潜规则”能来得长久不?市场做大,靠“海鲜掺水”,能成气候不?


333.jpg


   今年,呼和浩特同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三城同创”工作,其中“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就是重点之一。在已经具备了4家自治区级诚信示范市场、18家市级诚信示范市场,312户评选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商户的大背景下,融桥海鲜市场抹黑的将不只是一家市场。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