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丰收好时节 “土蛋蛋”变成“金豆豆”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时间:2022年10月08日编辑:刘旭
导读: 10月,马铃薯喜获丰收。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分类、装袋、搬运,一幅幅充满欢声笑语的丰收画卷在乌兰察布大地上徐徐展开。

10月,马铃薯喜获丰收。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分类、装袋、搬运,一幅幅充满欢声笑语的丰收画卷在乌兰察布大地上徐徐展开。


在四子王旗大黑河乡宏宇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型马铃薯收获机在松软的土地上来回穿梭,将一串串沾着土、连着根的“金豆豆”翻至地表,工人们忙碌着采拾、装袋,地垄间到处是鼓鼓囊囊的纤维袋,不远处是整装待发的货车,田边的柏油路上也有货车不时经过……


“今年是个丰收年,马铃薯个头大、品相好,亩产达7500斤,售价7毛5一斤,亩产值约5700元。我们合作社种植的3500多亩马铃薯很受市场青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前来采购,马铃薯真正由‘土蛋蛋’变成了‘金豆豆’。”合作社负责人李亚平介绍道。


我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土壤洁净,这些自然条件都为当地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虽然产业基础薄弱,但独特的气候适宜种植马铃薯。近年来,我市围绕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目标,持续在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上发力,不断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打造优质品种、提升仓储能力、发展精深加工,强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了一条把“土蛋蛋”变成“金豆豆”的产业振兴之路。


“土蛋蛋”变成“金豆豆”,成为全国的“宠儿”,自然离不开好种子。在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培中心,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把土豆芽最中间仅有0.2毫米的茎尖剥离出来,培养成脱毒苗,经过无土栽培,结出的就是原原种。由原原种产出原种薯,再由原种薯产出一级种薯,由一级种薯产出的才是我们日常食用的商品薯,整个过程长达数年。


中加公司是我市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走上“快车道”的缩影。为了培育好种子,我市从马铃薯良种源头入手,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有16家具备资质的种薯企业,共有组培室面积9.65万平方米、网室面积3784亩、气雾培面积50亩,原原种种植基地常年稳定在6万亩、高标准良繁基地达80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苗10亿株、微型薯20亿粒的能力,已形成从茎尖脱毒、脱毒苗扩繁、原原种网室生产到原种大田扩繁的马铃薯原良种繁育体系,种薯远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2019年,察右前旗、四子王旗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与此同时,我市连年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政策,全面推广了中加系列、希森系列、冀张薯系列、V系列等30多个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源于良种的增产达亩均1500斤左右。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