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财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20个项目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投资额723亿元。从项目分布看,市本级有9个项目,投资额554亿元,占总投资的76.63%;旗县区有11个项目,投资额169亿元,占总投资的23.37%;从项目库级次看,有17个项目纳入管理库,投资额678亿元,占总投资的93.78%;3个项目纳入储备清单,投资额45亿元,占总投资的6.22%;从行业分布看,呼和浩特市PPP项目主要涉及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生态环境等7个公共服务领域;从项目进展看,我市共有14个项目进入执行阶段,3个项目进入采购阶段。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
为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保障PPP项目合作各方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财政局减少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从项目实施方案等前期环节入手,通过自查和集中审查,杜绝差别条款和歧视性条款,降低门槛、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切实做到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的PPP项目实施无差别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印发相关文件,积极组织市本级PPP项目实施机构、旗县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开展信息质量提升专项工作,主要对全市在库管理项目进行信息录入与更新,重点对信息更新停滞、信息录入异常以及示范项目加强审核,要求各项目参与方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录入信息,全面规范PPP项目信息公开情况, 对参与各方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强化PPP项目绩效管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一方面,充分利用财政部“国家PPP”“首府财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项目宣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将考核评价融入项目日常管理,指导项目实施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定期开展日常监控和绩效评价。同时,加大调研监管力度,推动我市PPP项目规范实施,阳光运行。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