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第十三次党代会,到今年两会,“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呼和浩特的“高频词”。
7月12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其工业板块重点项目——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伊利智造体验中心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不同阶段建设质量和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近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采访,感受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呼和浩特速度”,也看到了呼和浩特如何把担当作为、不拖拉的形象立起来。
“项目于当年4月20日取得核准批复,创造了从启动到核准仅用50天的国内最快火电核准新纪录,充分证明了呼和浩特市改善营商环境成效之显著。项目于5月31日开工建设,8月15日具备连续施工条件。”
6月26日下午,天空飘洒下濛濛细雨,记者一行来到蒙能金山热电厂(二期)项目工地,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金山第二热电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三云介绍,金山二期项目建设规模2×66万千瓦,机组为高效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供电煤耗237克每千瓦时,煤耗指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同类型机组最好水平。
项目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启动后,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土左旗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推进专班,以周调度形式协调项目核准工作,保障了项目核准工作的顺利高效推进。
“这是世界最高间冷塔,228米,采用空冷塔、脱硫塔、烟囱三塔合一技术,节约用地150亩,节约资金约3000万元……”苏三云指着间冷塔告诉记者,“我们还实现了固废综合利用和废水零排放。”
目前,总投资49.9亿元的金山热电厂2×66万千瓦扩建工程项目已纳入蒙西地区自用煤电规划,是内蒙古自治区民生领域重点工程,计划两台机组依次于2022年9月、11月投产发电,可实现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可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年上缴利税2亿元,为保障首府地区安全可靠供电供热、促进地区人员就业、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呼和浩特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步履铿锵地走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
特别是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一批又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复工,不断刷新“呼和浩特速度”,点燃“新引擎”。
今年呼和浩特市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042个,年度计划投资1232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突破“双一千”。
走近全球最先进的液态奶、奶粉生产线和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记者感受到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的“世界水准”。
“我们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工厂,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6500吨;我们有全球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生产设备,灌装引进利乐E3超高速灌装机,灌装速度达到40000包/小时,效率提升1.67倍多,是目前全球最快的……”伊利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生产经理陈志伟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
伊利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项目,依托工业互联网、5G、BIM结合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工厂,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技术装备最先进、零碳绿色、5A级沉浸体验的全球智能制造标杆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面实现后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0000人就业。
项目从2021年3月开始桩基施工,目前投产。
这就是“呼和浩特速度”。
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是配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而建设的牧场之一,场长刘锋介绍:“牧场还配套了全球领先推料机器人、清粪机器人、自动饲喂机器人、全自动智能控制牛舍环境系统,实现自由挤奶、休息、采食,全程无人工干预。”
牧场总用地面积约11250亩,主要包括示范牧场核心建设区和外围产业联动区。其中牧场核心建设区占地为1600亩,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旅游活动区3个部分。
其中,牛舍24栋,规划奶牛存栏12000头。用工200余人,70%是来自附近农牧民。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是全球技术装备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低碳生态观光牧场。
来到正在施工中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助理冷候喜迎了上来。
“中心是2021年5月29日开工建设的,一期主体工程今年7月份封顶。我们疫情期间没有受到影响,由于得到土左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中心的预案充分,完成预定计划没有问题。”冷候喜说。
2022年1月15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伊利健康谷。今年将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具备装修、设备安装条件。
其战略定位是:以攻克乳业关键瓶颈问题和开发前沿引领技术为目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乳业科技创新中枢,实现中国乳业的大联合、大协作。
目前,中心牵头创建单位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已与伊利集团、三元食品、中国农大、东北农大和上海交大等43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技术领域布局和创新链条较为完整的产学研融合团队。两年来共开展科研项目26项,取得了一批代表性的关键技术成果。其中,高品质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乳业国创中心建设,推动我国乳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乳业进入乳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冷候喜说。
呼和浩特市在建设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正在布局一盘“大棋”。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产业定位上,首府要重点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其中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就是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形成“研发-生产-市场”的全产业链,牵引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做强做优,全力建成“世界乳都”。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还是在敕勒川生态绿廊,亦或是蒙能金山热电厂(二期)还是伊利奶酪、奶粉(二期)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建设者们都纷纷表示:如果没有土左旗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项目施工建设就不会这么顺利,更不会在疫情影响之下如期投产。
对此,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土左旗委书记魏红军说:“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是推动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土左旗必须咬定目标、奋力冲刺,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抓落实!”
土左旗对标呼和浩特市“争创‘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部署要求,因地制宜谋划布局重点工作,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土左旗列入呼和浩特市重点项目85个,总投资334.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79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0.0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3.56%,投资完成进度位列呼和浩特市第一。
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时间的定格记录着每一个关键节点。
我们相信,通过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土左旗的优势产业会更具竞争力。
记者在土左旗采访,无不被火热的生产建设场景所感染,无不被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所鼓舞,深刻感受到土左旗谋发展、抓发展有力度;抓项目、推项目有劲头;抓落实、重实效有执行力和干部干工作、谋事业有精气神。
土左旗是标杆!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