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碗”盛上更多“巴彦淖尔粮”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2年07月18日编辑:刘旭
导读: 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2021年,临河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万亩,涉及白脑包镇、乌兰图克镇、狼山镇、新华镇、城关镇、狼山农场及八一乡7个乡镇,总投资2亿元,项目于今年5月底全部完工。据测算,项目实施后,亩可增产10%以上。

盛夏时节,站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西乐村的村路上向田间瞭望,连片的农田似一块巨大的碧玉,甚是养眼。


“这一片是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5万亩,涉及我们村土地2.14万亩,已经全部完工。”近日,在狼山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西乐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强指着眼前大片田地高兴地说。


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2021年,临河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万亩,涉及白脑包镇、乌兰图克镇、狼山镇、新华镇、城关镇、狼山农场及八一乡7个乡镇,总投资2亿元,项目于今年5月底全部完工。据测算,项目实施后,亩可增产10%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治理,全面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提升土地“含金量”,切实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提升耕地质量


守稳粮食生产“基本盘”


打开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阀门,一条条黑色滴灌管带着肥料从几条主管道通往农田,像一根根“毛细血管”,为农作物输送“能量”。近日,记者在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和丰村水肥一体智能示范园区看到,通过水肥一体化浇灌的庄稼绿油油的,长势正旺。园区今年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将精准施肥和精准灌溉相结合,经过施肥桶、搅拌器配成的水肥,会被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把“浇地”变为“浇苗”,在让农作物喝上“营养液”的同时,还节约了水电资源。


“以前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用时长,用水量还比较大。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后,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解决了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等造成的土壤板结、面源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和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荣说。


近日,记者在临河区新华镇新荣村补充耕地储备库建设项目区看到,经过改造的土地里庄稼长势喜人。“以前,这里是荒滩、草滩、碱滩。现在,这里被改造成了良田,水电配套齐全,我们种地也更有劲儿了。”新华镇新乐村六组村民吴二海说。


据了解,临河区补充耕地储备库建设项目涉及新华镇小红旗村、新荣村等11个村和狼山农场6个分场,建设补充耕地14474亩,总投资3604万元。项目通过掺沙降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并运用机械深松深翻、测土配方、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技术改善土壤环境。项目实施以来,农作物出苗率、保苗率明显提高,增产率达20%以上。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已报备入国家耕地库3685亩。下一步,这些耕地会被再交回农户,采取农户种植、政府补贴,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合作社托管的形式,提高种植效益。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近年来,我市通过耕地补偿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按照“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一体化综合整治要求,将撂荒地、盐碱地、低洼地改造成为基础设施齐全的良田。2019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99.69万亩,粮食增产10%以上。2021年,巴彦淖尔市粮食产量达到56.2亿斤。2022年,巴彦淖尔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2.5万亩,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兆丰河套面业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将小麦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生物技术有效结合,已选育出“兆丰5号”“巴麦13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自有基地和订单户推广种植。科河种业、西蒙种业等公司也在玉米种子领域持续发力,已经跻身全国种子市场20强行列。


保障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关键,解决好种子和田间管理问题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大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土地“含金量”。近几年,巴彦淖尔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对沿黄湿地有特色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推广、转化,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目前,该种质基因库已收集400余种、25159份种子,同时对63种区域特色品种进行了选育评价。


与此同时,今年巴彦淖尔市共建设各类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片96个。园区内示范推广农业生产优良品种31类、76个;开展小麦、玉米等各类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767个;安排小麦匀播、耐盐碱大豆、编籽纸袋育苗、二氧化碳气肥应用等创新技术试验60余项;建设小麦套玉米超吨粮田、玉米品字形定位二次包衣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等高产攻关模式,推广春小麦“两改三配套”绿色增效及麦后复种多元栽培、玉米密植矮穗粒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河套灌区“双节一体”水肥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等重点适用栽培及防控技术23项。各示范园区、示范片按照“六新五统四控三区两增一订单”建设模式,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力提高了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效应。


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说到底是要稳住耕地特别是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目前,巴彦淖尔市耕地面积达到1357.67万亩。今年,巴彦淖尔市耕地保护目标为1234.83万亩,按照不低于耕地保护目标的80%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量约为987.2万亩,比2017年增加约179.2万亩。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