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内蒙古财经网》的读者朋友,下午好!2021年4月29日,要关注的财经产经资讯有哪些?让我们一起看看!
【呼和浩特承诺:可先行土方开挖 加快项目开工落地】呼和浩特的建设项目,具备条件后,可先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提前开工。为在有限的施工期内推动建设项目尽快开工落地,今年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共同研究,推出了承诺制先行土方开挖的改革举措,截至目前,已有21个项目实现先行土方开挖,总投资额约251亿元。(北方新报) 【“蒙古包 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4月28日,“蒙古包 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呼和浩特新材料实验站”揭牌落户玉泉区并举行揭牌仪式。据悉,“蒙古包 锂离子电池”项目,是为解决内蒙古偏远牧区嘎查牧民居住分散,因电力设施滞后导致用电困难问题,聚焦为农牧民发展民宿旅游和餐饮服务输出,提供优质蒙古包产品服务,助力农牧民增收、激活民营经济活力,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的优质项目。(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五家企业亮相上合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日前举行。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公司、中国航天科工动力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大盛业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蒙谷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在内蒙古展位上亮相。(呼和浩特日报) 【伊利股份斩获“史上最强一季报”】4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在充满挑战的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968.86亿元,归母净利润70.78亿元,逆势实现高位双增长,凸显出公司的健康增长态势和优秀的盈利能力。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达273.63亿元,同比增32.49%,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147.69%,收获“史上最强一季报”,展现出伊利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亚洲乳业龙头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增长动能。(北方新报) 【内蒙古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近日,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署“内蒙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开展合作,包括推进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与转化应用、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申报或投标国家及地方区域生态类研究项目和示范工程、开展专业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等具体事项。(内蒙古新闻网) 【乌兰察布为2194人讨还工资近3487万元】2020年年底至今,乌兰察布市住建局及时、妥善处理农民工讨薪投诉共256件,为2194人讨还工资近3487万元,对于欠薪问题严重,社会影响较大的工程项目进行约谈,并下发督办函,责令限期解决欠薪投诉问题,不断加大力度解决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乌兰察布政府办) 【发电成本涨10% 内蒙古煤价仍有上涨动力】近日,动力煤价格持续攀升,也抬升了下游火电厂的发电成本。煤炭价格上涨使得每度电成本抬升约10%。业内人士分析,后期煤炭价格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增产增供措施的落地效果,实际上,内蒙古、陕西等动力煤主产地受到安全、环保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煤矿产能难以快速释放,同时,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自5月中旬开始,下游电厂积极备煤,增加下游需求,短期内动力煤价格仍有支撑。(央视财经)
更多内蒙古本土财经资讯,敬请关注《内蒙古财经网》及《内蒙古财经观察》公众号。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