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包头市经济回升向好

来源:包头日报时间:2021年01月29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记者从包头市统计局获悉,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定回升,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记者从包头市统计局获悉,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定回升,目标完成好于预期。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8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0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2亿元,下降1.8%。

 

◆第一产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153.0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2亿元,下降1.8%

  

◆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产量达到112.7万吨,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0%,较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4和0.9个百分点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6%。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143个,较上年增长20.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79元,较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1元,较上年增长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0元,增长8.0%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产量达到112.7万吨,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其中,玉米产量96.8万吨,较上年增加4.6万吨;小麦产量7.1万吨,增加0.1万吨;燕麦产量0.5万吨,增加0.2万吨;高粱产量1.6万吨,较上年减少0.3万吨;荞麦产量1.5万吨,减少0.4万吨;马铃薯折粮产量4.8万吨,减少0.6万吨。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0%,较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4和0.9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全面发展,五大产业稳定增长。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3.0%,制造业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9%。全市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及稀土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速最快,达20.5%。

  

工业用电量稳步增长,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工业用电量688.9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生铁产量较上年下降1.6%,粗钢增长6.7%,钢材增长9.8%,原铝增长7.1%,铝材下降5.1%,精甲醇增长11.4%,初级形态塑料增长11.2%,液体乳增长15.3%,单一稀土金属增长3.9%。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100.1%,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9%,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资产负债率下降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加快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1.1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稳步回升

  

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较上年下降4.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0%。三次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9%、32.3%和65.8%。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市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项目143个,较上年增长20.2%;超亿元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5.8%,占到全市投资的近七成,对全市投资增长支撑作用明显。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长7.2%。

  

民间投资持续复苏,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民间投资较上年增长2.0%,占全市投资比重超六成,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此外,基础设施(不含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业)投资较上年增长19.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5.3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下降4.7%,较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分别收窄9.8和5.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较上年下降12.8%,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10.3%,餐饮收入下降41.5%。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汽车市场逐步回暖。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分类零售额来看:粮油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商品销售稳中提升,其零售额较上年分别增长9.0%、10.3%和2.6%。消费升级类商品旺销,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9.0%,家具类增长7.2%,通信器材类增长1.1倍;受疫情影响私人购车需求增强,加之车展促销及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汽车市场逐步回暖,全年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5.9%,新能源汽车增长5.1倍。

  

收入物价形势稳定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20年,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79元,较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1元,较上年增长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0元,增长8.0%,增速快于城镇居民6.9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1.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升降各半”的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0%,涨幅居八大类之首,仍是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因;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2%,涨幅位居次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4.6%,降幅最大;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0.6%、0.5%和0.3%。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目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但也要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稳定回升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市统计局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