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微风盈袖,花枝摇曳,目之所及风景如画。
这里,产业兴旺、民风淳朴、邻里和睦,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近年来,义勒力特镇致力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以昂扬姿态绘就乡村振兴锦绣画卷。
种下“甜蜜桃” 打开“致富门”
在兴安盟义乌兰浩特市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种植户暴占河家的蟠桃园里,浓浓的果香扑鼻,一颗颗蟠桃错落有致地挂满枝头,饱满丰盈,甚是诱人。“又香又甜,唇齿留香,孩子都说这蟠桃真好吃。”品尝了暴占河家的蟠桃后,游客吴东旭赞不绝口。
前来采摘的游客走走停停,尽情享受采摘带来的片刻悠闲。“我是2018年买了4栋大棚,现在已经有9栋了,除了种油桃和蟠桃,还种西瓜和香瓜,都是绿色无公害种植,口感好又健康,回头客特别多,一年下来,不少卖钱。”指着树上的蟠桃,暴占河笑着说道。
近年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设施农业,通过利用温室大棚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生长条件,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棚种植户们在果蔬销售上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独有的方法,通过线上预订、经销商签单、送货上门等,打开销路,增加收入。目前,义勒力特镇共有暖棚280栋,年效益达200万元;冷棚360栋,年效益达40万元左右。
“美丽产业”激活“美丽经济”
除了长势喜人的温室瓜果,五彩斑斓的“多肉花园”也让人感到瞬间被治愈。推开义勒力特嘎查“遇见·多肉”多肉养殖基地的大门,一盆盆可爱的多肉仿佛在向你“招手”,犹如走进了童话世界般美妙而惬意。
“这里多肉的摆放整齐有序,品种多样,只要看上一眼,完全移不开脚步。”看着手里粉嘟嘟的多肉植物,游客刘璐爱不释手。
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玲玲介绍道:“多肉养殖基地内外共有1000余平方米,种植了上百种多肉植物。户外主要以露营聚会为主,最多可容纳40人左右。目前,‘多肉花园’已经成了义勒力特镇旅游的一大亮点。”
“多肉花园”满是浪漫,孔雀园里别有千秋。对大多数人而言,被誉为“百鸟之王”的孔雀是绝佳的观赏动物,而对义勒力特嘎查的周海燕姐妹而言,孔雀是她们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凤凰”。
走进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雀舍整齐排列,雀舍内的孔雀正悠闲信步、觅食。“我们姐妹养殖孔雀已经有12年了,主要涉及孔雀的驯养繁殖,孔雀标本、羽毛工艺品制作与销售,以及休闲观光服务等多个领域。还为村民免费进行孔雀养殖技术培训,通过加盟合作社和手工艺制作两种方式带动农户脱贫。”周海燕说道。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周海燕姐妹的创业之路犹如孔雀开屏般,同样绽放出了独特的光彩。她们创立的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基地、盟级规范社、盟级脱贫示范基地、市级示范社等荣誉。
住乡间民宿 品诗意生活
藏于“山水间”的“远方廷园民宿”被绿树环抱,鸟语花香,与周围静谧幽雅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其说这里是一家民宿,不如说它更像一处远离城市喧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灵栖息地,俘获了众多都市人的芳心。
“我很喜欢这个充满阳光和绿意的民宿小院,在这儿可以私享一份悠然的慢时光,茶余饭后在村里散步,一派宁静淡然的气息。”游客郑女士惬意地说道。
谈起自己的民宿,老板陈爱平娓娓道来:“我是2019年回到家乡,投资了40多万元利用老宅改造成了现在的民宿,目前,民宿一期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民宿内有特色客房、品质会客厅、多功能厨房、百变聚会餐厅等,入住率持续走高。”
2018年以来,义勒力特镇着力扶持民宿产业发展,现已建成4家具有规模性的民宿,可同时接待游客100余名。民宿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全镇的就业岗位,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品牌提档升级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全新动力。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庄越来越美,一幅秀美的田园风情画卷尽现眼前。义勒力特镇只是乌兰浩特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在新征程上,全市上下重整行装,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正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