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艺轻骑兵”初心闪耀,“蒙古马精神”熠熠生辉,世界文化遗产久负盛名,万里茶道悠久绵长,千里草原风景大道一步一景……锡林郭勒盟是距离京津冀经济区最近的草原牧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风光优美,文化资源丰富。
揽山水之美,得人文之韵。锡林郭勒盟如何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蒙元文化、绿色草原、民俗风情的鲜明特色,依托“阿巴嘎、察哈尔、乌珠穆沁、苏尼特”四大部落文化,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推动草原文化旅游不断创新发展?
回眸“十三五”,锡林郭勒盟突出草原底色、文化亮色、口岸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地域文化特色为支撑,谋划实施旅游重点项目,推动旅游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丰富旅游服务内涵和品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切实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十三五”期间,锡林郭勒盟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到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巴彦宝拉格嘎查,美丽的草原风光,浓郁的人文风情,让人留连忘返。这里有一支由草原牧民组成、光荣而传统的民兵连队——白马连,始建于1958年,多年来,这支连队为保护草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草原英雄连队。该连队连续12年被评为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三落实”先进单位,先后11次出席自治区、盟、旗民兵先进代表大会,28次为国家党政军领导和外宾进行军事表演。
2021年,巴彦宝拉格嘎查以白马连故事为主线策划深度体验内容,探索“研学旅游”发展模式,推出了白马连民兵生活体验、国防教育爱国体验、军事主题文化体验等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和项目,将“西乌珠穆沁旗白马连”打造成“红色研学基地(营地)”,成为了中国白马之乡西乌珠穆沁旗一张耀眼的名片。
同时,依托西乌珠穆沁旗99号公路草原游牧文化风景带、优质的畜牧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该嘎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开发了生态核心旅游区、游牧文化体验区、非遗魅力体验区、房车露营休息区、红色文化研学区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集生态牧业、高效牧业、新业态旅游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嘎查,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为了让文化旅游业成为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十三五”以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文旅融合,积极融入自治区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片区,面向市场需求,规划打造了包含1条主线、8条干线、6条支线,融合研学、运动、艺术、养生、红色等多种旅游业态的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品牌旅游线路,创建4A级旅游景区6家、3A级景区3家,A级景区达到19家,高A级景区比“十二五”末期翻了一番。
“十三五”以来,锡林郭勒盟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70亿元,有力推动了全盟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在打造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品牌线路产品上,累计投资6746万元,建成7个门户、31个驿站景观标志物;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穆尔塔”门户、“乌日图塔拉”驿站,完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符号的景观标识导览体系建设,形成了全长672公里,主线串联南北、干线深入景区、支线辐射全域的旅游服务网络。同时,围绕“中国马都”品牌,我盟探索开发了一系列马文化艺术产品、日化生活用品、保健食品等,持续打造中国马术大赛、“贵由赤”马拉松赛、草原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环多伦湖自行车赛、走近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活动、银色锡林郭勒草原冰雪那达慕六大精品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促进了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
展望“十四五”,锡林郭勒盟将继续发挥优势,突出区位特征、自然资源和文化渊源,丰富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内涵,优化“一区一线两都四片区四环线九团组”旅游空间布局,打响“辽阔草原·锡林郭勒”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保障体系,加强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内外知名草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