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就业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就业部门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推深做实“双招双引一优化”,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精准供需 稳岗减负
今年,市就业部门深入落实保障企业用工十条措施,主动跨区对接甘肃、青海、宁夏等劳务输出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达成就业意向4000多人。截至3月底,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61批次,服务用人单位7488个,提供免费服务4.53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26万人次,为我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解决用工8650人。健全完善96200“保用工热线”工作职能和服务流程,累计受理热线72通,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为526户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948.88万元,为442户企业拨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368万元,为338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80.95万元。深入落实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常规性保生活政策,延长实施阶段性扩围政策至2023年3月31日,为4967人审核发放失业保险金2283.59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388.49万元,发放取暖补贴101.06万元,为5238人审核发放失业补助金1853.28万元,有效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截至3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05万人,同比增加3.21%,征缴失业保险费8628.02元,同比增加3.67%,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99%、34.5%;全市1680户监测企业在岗职工总数29.67万人,比2月建档期增加428人,增幅0.14%,较年初净增2565人,增幅0.87%。
加大扶持 兜牢底线
起草了《关于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留包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政校企对接服务机制,开展了“校园招聘行”系列活动,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8319人。推动实现劳动就业子系统与工商登记信息实时关联,进一步提高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精准度,新增就业公益性岗位30个,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3月底,全市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9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43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43.7%、23%。深入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走访服务对象家庭518户、农村牧区劳动力5189人。加大返岗复工出行保障力度,组织“点对点”专车服务4批次,运送劳动者230人。截至3月底。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人数12.3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76%、72.3%。
深入推进“创业包头”行动,截至3月底,全市开展创业培训26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7%;培训后成功创业10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4%;带动就业31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5%。鼓励和支持创业载体为重点群体创业者提供各类优质创业服务,发布“逐梦鹿城创客汇”7期,累计为各类创业者开展创业服务活动2200次。加大对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创业贷款扶持力度,积极落实10万元以下免抵押免担保创业贷款政策,截至3月底,全市共为202名创业者和42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3.5%。
强化培训 优化机制
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补贴制职业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分层分级分行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和品牌职业(工种)培训,推行自治区综柜系统与包头培训管理平台融通并行。我市新增自治区级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家、就业技能培训品牌2个。截至3月底,全市开展城镇技能培训1715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8.1%;培训后实现就业4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7%;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217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1.8%;家庭服务业培训45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5%。
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5家,北重高级技工学校申请设立内蒙古机电技师学院通过专家组评审。制定印发了《开展企业特级技师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通过自治区备案,17人获评特级技师,7人获评首席技师。主动对接对13家硅企业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政策宣讲,为10家企业“容缺评审”现场完成企业自主评价机构备案评审材料初审工作。截至3月底,开展技能人才评价6656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959人,技师、高级技师365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41.6%、19.2%、33.8%。
同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流程的通知》,优化、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流程,全面实施网上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统筹推进自治区“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已在昆区3个邮政储蓄网点建设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并配置了相关硬件设施。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