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寒风凛冽。但在中广核兴安盟革命老区风电项目(二期)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风机吊装、立塔架线、基坑开挖……全线20余个标段、1000余名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忙着一件事——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工。
“该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近44亿元。总装机容量规模200万千瓦,计划在科右中旗新建4个风电场,建设472台风力发电机组,配备3座220kV升压站和1座500kV汇集站。”中广核新能源兴安盟项目公司总经理邢俊喜告诉记者,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完工投产,建成投运后年产值约18亿元,年纳税约2亿元。
今年6月底,中广核兴安盟革命老区风电项目(一期)100万千瓦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投产。正式运行5个月,该项目累计上网电量超13亿千瓦时,实现产值超4亿元,目前已具备每小时百万千瓦发电能力。
“该项目每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可达3058小时,年上网电量超过30亿度,每年可节约使用标准煤超过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5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中广核兴安盟项目公司一期100万千瓦风电场场长胡广顺说,中广核兴安盟风电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还配套建设了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构建了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开发运营模式,该产业园具备千万千瓦级风电装备研发、生产、维护能力,对于完善兴安盟地区新能源产业结构、加快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华能突泉百万风电基地一期3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20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一台台风机迎风矗立,十分壮观。“目前,我们这两个项目已具备并网条件,正在加紧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华能蒙东公司兴安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加利说。
兴安岭上兴安盟,绿能涌动产业兴。我盟风、光、水、生物质等资源匹配性好,具有良好的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优势。近年来,我盟依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富集优势,持续加快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合理布局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推动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截至目前,全盟实现并网装机规模456.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335.7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3.6%,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下一步,我盟将继续把发展清洁能源经济作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中广核200万千瓦、蒙能右中100万千瓦大型风电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风光氢储’四大新型能源产业;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与通辽合作开展锦联、创源燃煤自备机组可再生能源替代和国电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项目,共同打造蒙东和东北地区‘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基地。”盟工信局局长、盟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魏大勇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