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院李献华院士牵头,联合包钢集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申请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矿床的时空演化和资源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这是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李献华院士工作站年初揭牌成立以来,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项目。
稀土是国家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重要原料,加强大型矿床深部矿体时空演化和资源量的研究对保持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次获批的《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矿床的时空演化和资源量》项目,主要围绕白云鄂博稀土-铌矿床成矿时间演化、矿化空间分布规律和成矿机制开展综合研究,构建矿化的精细年代学格架,揭示稀土、铌等金属超常富集机理;采取“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理探测-钻探验证”的整体思路,开展白云鄂博碳酸盐型稀土-铌矿床成矿时间演化和矿体分布规律综合研究,以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年龄厘定为突破口,来解决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矿床资源量不明的难题,同时查明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研发矿体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此项目紧紧围绕国家资源战略需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两个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科学勘探取得更多更好更新的科研成果,使白云鄂博矿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效益,同时,全面提升包钢集团整体科研创新实力和水平,为包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我市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白云鄂博多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集成示范”项目正式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1129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2799万元。
该项目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北雄安稀土功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4家单位组成科研团队,针对白云鄂博资源分布规律不清、常规方法选铌效果不佳、混合稀土精矿酸法分解工艺环境治理难度大等难题,开展稀土-铌-氟-钍元素赋存状态,矿物高效分选、混合稀土精矿低温分解等研究,开发多金属矿床地质冶金学建模技术、形成地质-选矿-冶金-环境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预期建立万吨级/年铁、稀土、萤石选矿工程示范和铌中试示范,1000吨/年混合稀土精矿高效分解及烟气资源化示范和稀土浸出液无铵沉淀转型及废水循环利用工程示范,实现白云鄂博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