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坚持对外开放 创新发展格局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2年11月14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国际经济合作步伐,推动全市对外贸易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外贸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

“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的开通,为我市企业向欧洲市场出口农畜产品提供了新平台。作为园区物流平台的建设者和物流行业的参与者,公司将努力做大做强,为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做好服务、贡献力量。”内蒙古金浩特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洁说。


11月2日,满载着巴彦淖尔优质农产品葵花籽的第十列“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踏上了驶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的新征程。截至目前,内蒙古金浩特物流有限公司组织开行“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10列,累计运输498柜,总重量11231吨,累计出口贸易额完成1343万美元;到达17列中欧班列,累计运输898柜,总重量24592吨,累计进口贸易额2597万美元。


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的常态化运行,让乌拉特后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贸易往来变得日渐密切,这也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才会源源不断,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持续涌动。


从2018年5月首列临河至伊朗德黑兰中欧班列发车,到2022年1月12日乌拉特后旗至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发车,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进一步密切,基本形成了边境有口岸、内陆有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有班列,北开南拓、东联西进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市地处祖国北疆,扼守交通要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内蒙古向北开放的前沿,也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枢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近年来,我市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而乌拉特后旗区位优势明显,极具打造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又一个重要支点的潜力。依托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乌拉特后旗启动了建设国际陆路港的宏伟计划。今年4月1日,国际陆路港项目在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分期建设铁路专用线、海关监管场所、产品交易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将充分整合区域物流市场,带动换装、仓储、运输、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以金浩特铁路物流园区为中心,北出二连浩特,西连策克、霍尔果斯,东通天津港的对外开放铁路港样板,构建“一港连欧亚,一港通九州”的现代物流体系。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甘其毛都口岸持续优化升级口岸功能,过货量不断攀升,成为全国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2019年12月我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启动封关运营,是内蒙古第二家、内蒙古中西部第一家正式封关运营的保税物流中心。全市外贸总额连续4年突破200亿元,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3年居全区首位。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国际经济合作步伐,推动全市对外贸易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外贸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动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