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入股分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数字化现代农牧业园区开工建设……一项项政策频频助力、一个个项目多点开花,达拉特旗全力守住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一产重塑的步伐越走越快,达拉特大地正在“绿”起来、“肥”起来、“厚”起来,农牧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绽放华彩。
科技赋能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春季,展旦召苏木黄木独村合作社流转的1880亩土地由中化现代农业MAP达拉特旗技术服务中心“一站式托管”。“农田大数据智慧中心”主攻地块管理、精准气象、遥感监测、智能控制、农事管理、品控溯源六大方向,将地块、农户、作物、环境、作业、经营六方面数据进行全面全时全方位监测,真正建立农作物种植从监测到诊断再到处方出具的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全程数字化智慧农业新服务,实现集中连片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达到种植生产节肥节水节药、节本增产增收及提高耕地质量。智慧农机、“田保姆”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让农民种田从“靠手感”变成“靠遥感”。
把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带动了农业大发展。2022年8月,达拉特旗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王爱召镇生成永村,建设数字农业科技水培自动化、数字控制中心、装配式育苗综合性智慧玻璃温室大棚,主要种植空中草莓、圣女果、特色蔬菜瓜果类;同时规划建设水果玉米仓储、冷链、包装生产线2条,预计年生产能力6000万棒鲜食水果玉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约4500万元,可带动就业约500人。达拉特旗现代数字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的落户,充实和强化了优质果蔬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成果供给。
达拉特粮食产量已连续17年保持在10亿斤以上,2021年突破16亿斤,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农”墨重彩
广袤田野绘胜景
2022年7月,达拉特旗进入夏季小麦收割季。吉格斯太镇蛇肯点素村村民李大爷乐呵呵地在地头上等待着收成。他说:“我家6亩地,早些年收麦用镰刀,一大家子人前前后后忙1个月。现在两三个小时就收完了,拖拉机直接把小麦拉回家,非常省力,地里的农活儿我一个人就能干完。机械化程度高了,咱庄稼人有福了!”
2022年3月,蛇肯点素村以小麦高产创建为契机,探索推行“伙耕伙种”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和“产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的选种、育种、种植、收储、使用的标准化方案,打破传统种植思维,创新种植模式,开展“粮用小麦、饲用燕麦”轮作经营,实现了“一地两茬、稳粮增饲”良好成效。
农业要发展,人才来支撑。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达拉特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越织越密,有效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
同时,通过采取与高等院校合作、创建乡村振兴学校等措施,引进和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021年11月,达拉特旗乡村振兴学校开班。2022年8月,内蒙古大学在展旦召苏木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如今,在达拉特旗,一个“头雁”领阵、“群雁”布阵的乡村人才培养“棋局”雏形已现。
从“无标”到“高标”
打响耕地“保卫战”
秋风起,稻香飘。2022年8月,在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大淖村的千亩稻田里,蛙声如潮,稻浪起伏。
村民老周侧蹲在田头,手里托着稻穗高兴地说:“看现在庄稼的长势,一亩地打1200多斤粮食,那是板上钉钉了!”
在老周的记忆里,早些年,田里的地块,大小不一,沟壑遍布。田间只有泥土路,每逢下雨,车子进不去、出不来。由于沿河地区长年受传统灌溉方式等因素影响,部分耕地盐碱化现象较为严重,逐渐变为盐碱地而减产甚至弃耕。
这些变化,是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始的。
从2020年开始,达拉特旗开始对全旗2.12万亩的中重度盐碱化地区实施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示范,探索盐碱地改良利用模式、合作经营模式。达拉特旗共发展水稻种植3.8万亩,示范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820亩、稻蟹养殖1120亩。
“2017年以来,达拉特旗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0个,整治土地57.7万亩,新增耕地4.6万亩、盐碱地改造水田2.9万亩,全旗尚有35万亩耕地可实施高标准农田及耕地提质改造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2万亩、利用盐碱地可改造水田5万亩。”达拉特旗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如数家珍。
整治后,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瘦田变肥田,插秧机、植保机等现代化农机也有了大显身手的空间,当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实现了从“望天收”到“米粮川”的转变。
截至2022年8月底,达拉特旗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累计建成140万亩,在这份着眼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保持为重点的“考卷”上,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畜”势勃发
养殖业迸发新活力
畜牧业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达拉特旗按照“小畜提质优品种、大畜扩群增数量、农牧结合保绿色”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优化畜牧业结构,依托“北纬40度,黄金奶源带”资源禀赋,厚植产业优势,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华丽“转身”,描绘出了田园牧歌新画卷。
2022年5月,在位于展旦召苏木的璞瑞养殖园区拌料车间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利用大型拌料机为奶牛准备“早餐”。伴随着全自动撒料车的轰鸣声,草料运到了设施齐全的牛舍里,一头头健硕的奶牛吃过早餐以后,便踱步到散养区“休息”。
“现在养牛简单多了!3300多头牛,10多个人就能轻松管理。”说起肉牛标准化养殖,养殖场负责人赞不绝口。
标准化科学饲养只是达拉特发展畜牧业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展旦召苏木黄木独村,320只湖羊母羊住进了全自动化的“智慧新家”,饲养人员仅通过手机操控就能实现自动化饲草料喂养、给水、羊圈加湿、通风、空气净化、羊粪智能化清理等一系列步骤,在羊棚外部还为羊群设置了“运动场”,进一步保障了肉羊品质。
为保证牛羊“四季不愁粮”,达拉特旗加快培育区域适应性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病性强的饲草新品种,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养料”。
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引领下,达拉特旗打好“绿色牌”,走稳特色产业发展路。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达拉特旗农牧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在广袤的田野上结出累累硕果。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