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区域经济合作局:精准发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时间:2022年07月06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旗县区、开发区及相关市直部门的协同配合下,立足呼和浩特市实际,引进了一批竞争优势大、支撑潜力强、引领动力高的项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市区域经济合作局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精准招商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旗县区、开发区及相关市直部门的协同配合下,立足呼和浩特市实际,引进了一批竞争优势大、支撑潜力强、引领动力高的项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在推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方面,市区域经济合作局严格执行《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从健全组织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全流程管理、信息共享、完善服务保障以及监督考核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闭环”工作流程。采取“月排名、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办法对各地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考核激励,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梳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务实管用的原则,市区域经济合作局已对全市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调整的调整,该补充完善的补充完善,现已形成简明扼要、公平普惠、便于操作、统一规范的《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政策清单》,以吸引更多企业来呼投资。建立重大项目“1+1+1”包联负责机制。按照市领导分管产业领域,对29家重点企业拟在我市投资建设的招商项目,建立了“1+1+1”项目负责机制和重点项目台账。明确了每一个项目的牵头市领导,跟进地区(部门)和招商联络员。从市级层面统筹,加强协同推进,确保对重点项目包联全覆盖,保障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顺利实施、高效完成。开发建设“精准招商及项目管理平台”。


建立项目台账,做到一企一档,每月汇总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在谈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等情况,并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实现了与各地区联动共享。通过项目管理平台,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提升了整体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五是重点打造全市总部经济基地。为进一步加快形成总部经济规模效应,发挥强力推动作用,配套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奖励办法(试行)》,以吸引更多总部企业来呼投资,形成集聚效应。


市区域经济合作局局长陈利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围绕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精准招商、智慧招商。重点围绕产业链招商,瞄准“六大产业集群”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企500强企业主动对接,精准招商。围绕龙头企业招商。以伊利集团、蒙牛集团、蒙草集团、金宇生物、中环光伏、内蒙古久泰集团、开沃集团等我市现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鼓励和支持全市现有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相互引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重点依托和林格尔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招商。依托市四区及有关旗县,围绕现代商务(高端商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高端康养等现代服务业进行招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继续完善“投资呼和浩特”公众号等招商平台,通过平台匹配合适的外来企业资本,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商,实现我市招商资源的一键全方位展示,推动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助力招商工作高效开展。瞄准大型央企、国企开展总部经济招商。以总部经济大厦为依托,加大全市统筹力度,利用市属国有公司长期闲置部分楼宇,通过打造中小企业总部基地、上市企业赋能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等,支持全市重大项目引进和总部经济发展。同时,紧紧抓住大型央企、国企和知名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建设总部区的有利契机,在赛罕区前不塔气村片区进行前期选址,探索建设总部经济集中区。加强与京津冀的创新合作。重点突出鼓励驻京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共同打造京津冀蒙科技创新联盟,以多种方式引进京津冀高层次人才来呼市创新创业。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