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绚烂的焊花点亮青春的色彩——记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二冶青年职工高磊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1年11月26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别看年纪小,能量真不少。”这是周围同事经常夸赞他的话。他就是中国二冶焊工,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磊。

高磊是中国二冶钢构分公司制造厂的一名电焊工,他以爱党、敬党、永远跟党走和在工作立足岗位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对国家、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初心,勤奋工作、奋勇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获得了中国五矿集团先进工作者、中国五矿集团青年岗位能手、中冶集团先进工作者、中冶集团首席技师、中冶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包头工匠、包头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刻苦钻研 确立人生目标


“别看年纪小,能量真不少。”这是周围同事经常夸赞他的话。他就是中国二冶焊工,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磊。

许多不理解的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干点体面的工作,每天烟熏火燎的有什么意思,为此高磊也曾产生过打退堂鼓的思想,但是他的师傅王文山改变了他的想法,也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工匠的信心和入党的决心。王文山是高磊在校时的师傅,是一名老党员、是国际焊接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草原英才”团队奖、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自治区第十一批“草原英才”、包头市“德教双优”教师、包头市政府质量奖,他的座右铭是“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


师傅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工匠,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经常对高磊说:“一定要苦练本领、钻研技术,要练就高超的技艺,不能辜负了学校的培养,不能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把工匠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为党和人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个改变高磊人生规划的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高磊的想法,由于受到王文山的言传身教,高磊在工作中变得更加的勤奋好学、更加钻研焊接技术,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暗暗的下决心要作为一名向往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爱党、敬党、永远跟党走,并立足岗位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努力成为王文山师父这样这个对国家、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年是高磊工匠梦想的起点,他来到包头市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学习,第一次来到实训车间时,看到荣誉墙上挂满了师哥们的比赛战果,当时就暗下决心,不管有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要和他们一样成为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每天只要一下课他就会钻进车间里,练习焊接技能!没有六日休息,没有寒暑假期,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在全校选拔赛中脱颖而出,选入高级技工班,并成功入选备战全国技能大赛一线选手。他每天端着沉重焊枪,穿着厚厚的皮衣焊接训练长达12个小时,挑灯夜战,克服重重困难,他忍受着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苦和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选拔赛中,荣获包头市焊工比赛第一名,并代表包头市夺得内蒙古赛区焊工第一名。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他经过市级、省级和全国机械行业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内蒙古自治区决赛银奖,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机械行业选拔赛二等奖。


2019年7月,对高磊来说,是他迈入社会的一年,也是他踏入人生起点的重要一步,他入职了中国二冶集团钢构分公司做了一名焊工。一入职,他就给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是结合公司实际和师傅认真学好学精焊接技术,在省市级焊接比赛中获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企业争光,为党徽添彩。从此他就学理论,重实践。在别人下班休息后,他就拿起焊枪实践操作,同时从基础开始认真学习《焊接材料》、《焊工手册》等书籍,并注意苦读各种焊接技术方法。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要焊完50根焊条的任务,他每天一蹲就是数小时,有时达到忘我的境界,直到厂房里空无一人。他的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


入职以来,他坚持每天在生产一线现场解决焊接生产质量问题,同时在焊接培训实验室苦练专业技能,研究新的焊接工艺方法,白天的工作已经十分疲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学习焊接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并能够充分发扬“踏实肯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刻苦钻研焊接技术。


“你知道他手上的活有多厉害?”在中国二冶承建的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该工程是甘肃省兰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是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型曲线跨黄河钢结构斜拉桥,柴家峡大桥其工艺技术要求高,作业内容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在焊接施工中,检测发现几处焊缝缺陷,需仰脸焊接,难度极大。为了不耽误工期,他不畏艰难主动请缨承担了焊缝的返修工作。他克服了桥梁箱体内30多度的高温和烟尘大、环境恶劣等困难,顺利完成了焊缝返修任务,为大桥顺利合龙作出了积极贡献。该工程也获得了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努力拼搏  获得国际比赛大奖


2020年12月,高磊代表中国二冶集团参加2020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嘉克-通用技术杯”国际焊接大赛。该项赛事是我国目前举办规模最大的国际焊接大赛,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白俄罗斯、巴西、蒙古、保加利亚、喀麦隆、缅甸、蒙古等国家和个人参加。有中国二冶、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中车等国内18家中央企业,17家高中等重点职业院校共39支队伍,316名选手。在高手如云激烈的比赛中,他克服了场地、环境及设备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沉着稳定,顽强拼搏,最终获得个人二等奖,并以95.5的高分获得对接板状试件个人单项第三名,被大赛组委会评为“最佳试件”。赛后多家央媒及省市媒体报道中国二冶焊工高磊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引起了强烈反应。


2019年11月,高磊代表中国二冶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电焊工(特行)、超声检测和磁粉检测员“中国梦•劳动美”技能比赛。在比赛前,他“闭关”十几天,对理论、实操进行了刻苦钻研和大量的试件焊接训练。在比赛过程中,他沉着稳定,勇敢的突破自我,获得了焊接理论考试第一名,综合得分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忠孝不能两全  他舍小家顾大家


2021年1月23日,是个让高磊永生难忘的日子,中午他接到家里人打来的电话,说家里出了点事情需要他尽快回来处理,他向车间领导请假后就急匆匆的往家里赶,到家后才知道父亲因突发车祸去世了。听到这个噩耗,他当时天崩地裂。但此刻,他已然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强忍着泪水和悲伤,担起家庭的责任,井然有序的处理了父亲的丧事后第一时间返回了施工现场。由于当时正是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钢结构制作工程攻坚阶段,为了不耽误工期,他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就又急匆匆的赶回了生产一线,没有时间安慰和陪伴悲伤中的母亲和家人,也没有把父亲去世的事情告诉单位的任何人,也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工作,仍然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境界。

        

伤疤是印章  焊花是见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1年5月20日,高磊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那一刻他更加坚信,初心就是无论走了多远,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都要记得对工作的那份责任心。有了它,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新争优,有了它就能勇于向困难挑战,敢于担当,有了它就能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新时代青年职工,高磊没有在最能吃苦的日子里选择安逸,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既充满自信,又要戒骄戒躁;既奋发有为,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前进的道路上不只有鲜花、掌声,还有困难和障碍。高磊始终秉承着一颗顽强拼搏的敬业之心和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战斗之心,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用实力谱写自己的青春乐章。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二冶青年员工和中共预备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我感到非常激动,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感到深受教育和启发,此时此刻,我将终生铭记。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踏踏实实、虚心勤奋向周围师傅们学习,努力提升操作技能水平,让自己做的产品尽善尽美,以“一天又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继续努力完成我的大国“工匠梦”,为中国二冶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通过不懈努力也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高磊坚信,他用手中的焊枪,也能为实现强国梦贡献力量。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了只要有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种坚持,就一定会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收获成功,实现自身价值。(中国二冶  段福森)


image.png


高磊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中国二冶承建的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该工程是甘肃省兰州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是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型曲线跨黄河钢结构斜拉桥,该工程获得了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