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召开5G新闻发布会,表示包括呼和浩特在内的中国移动全国首批50个城市正式启动5G商用。这标志着呼和浩特正式进入5G时代。然而,作为中国电信多年的用户,周女士却在为自己的电信4G流量上网卡顿而苦恼。正在此时,一位自称是中国电信服务人员的电话打了进来,该电信服务人员称,只要多花20多元,就能够把周女士的4G流量提升为5G,并可把每月流量提升至30G。
周女士的中国电信卡办理多年,是“一主两副”,套餐资费标准是每月费用99元。主卡绑定宽带,每月免费通话时长800分钟,两张副卡免费通话时长各500分钟,三张卡共享4G网络的20G流量,4G流量用尽,网速降为3G无限流量,三张卡互打免费。由于此前出现过中国电信以光纤入户资费调整的理由,取消了周女士以上“一主两副”的资费套餐,周女士和电信有过不愉快。此次,周女士很纠结,再三确认此次增加流量不会影响原套餐后,才答应了流量升级。
没想到,原本“很简单”“很愉快”的流量升级却屡屡出现变故。双方约好10月1日开通增加5G流量的业务,然而直到10月17日该项业务才正式开通。
10月20日,周女士的一张副卡收到中国电信套餐消费短信提醒:“已使用400分钟,语音通话时长500分钟”。24日,再次接到中国电信套餐消费短信提醒:“语音通话时长500分钟,本月已使用完毕”。
这让周女士十分诧异,之所以办理“一主两副”具有各自分开的免费通话时长的电信卡,主要就是为了让不会使用流量的老人使用。三张卡,1800分钟通话足够老人使用,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免费使用时长用尽的情况。
10月26日,周女士到中国电信丽苑阳光城营业厅查询。服务人员表示,周女士原来的套餐已经“下架”。现在执行的是主副卡共享500分钟话费,流量30G的129元新套餐。
周女士向电信丽苑阳光城营业厅服务人员索要为其办理该项业务的人员电话,该服务人员并未提供,只是称会向业务人员反应。
之后,一名自称是中国电信办理此项业务的盛凯(音)店长致电周女士,根据周女士的电话录音,新华融媒记者听到,盛凯非常肯定业务人员准确地了解了周女士元电信套餐资费的标准,并向周女士详细介绍了中国电信升级30G业务带来的影响,并称,原套餐是99元,现套餐打七折只有90元。言下之意周女士是占了“便宜的”。
周女士一再追问,“你肯定电信业务员是这么说的吗?”该店长迟疑了,表示,会让业务人员联系周女士。几分钟后,一名自称张霞(音)的业务人员给周女士打电话,一再强调是为周女士原99元的套餐省了钱,称周女士的原套餐“啥都没改变”。但是,当问及要恢复原套餐的时候,张霞称“改是改不回去了”,“原来改资费的时候,主卡的资费没有改变,我真的不知道你还有两张副卡”,“副卡也有500分钟通话?之前我都没听说过”。
周女士质疑,作为中国电信的业务服务人员,在对用户原套餐具体内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向用户保证在原套餐内容不变基础上予以流量升级,属于职业素养不足,或许可以原谅。但是在未取得用户书面同意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在中国电信后台随意取消客户原套餐,就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了。
周女士对记者说:“这暴露了中国电信在服务人员管理上的巨大漏洞,中国电信客户的信息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流量升级变资费调整,这次事件,在我看来就是中国电信在‘钓鱼’改套餐,涉嫌对客户的欺诈。”
此事已经过去多日,中国电信无论是店长盛凯还是业务人员张霞对此事的后续再无下文。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