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青山区释放“人才引擎”澎湃动力

来源:包头日报时间:2023年04月25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青山区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围绕“人才高地”集聚培用行动,开展人才培育系列工程,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拓展事业发展空间,挖掘各领域各层次人才潜力,让人才在新征程上行千里、致广大,为加快“七个新青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慧源泉和力量支撑。

济济多士,大业乃成;人才蔚起,复兴可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青山区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围绕“人才高地”集聚培用行动,开展人才培育系列工程,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拓展事业发展空间,挖掘各领域各层次人才潜力,让人才在新征程上行千里、致广大,为加快“七个新青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慧源泉和力量支撑。


靶向精准 在“引”上下真功 实现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


围绕“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任务要求,青山区立足长远,招贤纳士,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将高校人才培育优势与企业需求结合、与社会组织资源整合,采取“订单班”的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通过“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实现企业与高校人才精准匹配。截至目前,“订单班”已为企业输送6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畅通政企对话渠道,积极倾听企业心声,精准施策解难题,常态化开展“一企一策”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协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问题,为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引进人才近3000人,切实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


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引进紧缺人才,及时补充师资力量。不断拓宽引才、育才渠道,明确引才目标、路径、主体、范围等,打破地域限制,打破学历限制,打破思维定势,做好“精”字文章,把握“准”字导向,既立足本地,鼓励当地人才返乡创业,打好“乡情牌”;又打开思路,吸引外来人才落地生根,打好“政策牌”。通过提前深入高校全方位摸底、专场宣讲、现场报名等方式,高效开展进校园引才工作。自2012年以来,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750余名,211以上院校578人,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生522人,研究生265人,占引进教师人数的近35%,本科生490名,缓解了教育人才队伍短缺的压力,优化了教育人才队伍结构,为教育改革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动力支持,切实筑牢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


此外,青山区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举行线上线下招聘和培训等方式,为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招聘录用620余人,依托61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举办各类招聘会60余场,登记服务求职人员24319人次,帮助2960余名求职人员成功就业;劳务派遣18701人。


用活政策 在“留”上用真情 实现拴心和留人“合拍共鸣”


环境优,人才聚;生态好,人才兴。留才既要“留人”更要“拴心”。青山区健全完善人才领导小组,制定年度《青山区人才工作要点》,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育培养力度、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提高人才服务保障效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建立人才分类信息库,对入库人才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对比,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提供保障。贯彻落实人才安居保障政策,运用“互联网+人才安居”模式,主动靠前提供零距离、全流程“帮代办”服务,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生活需求,让人才来得放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三年来累计吸引高层次人才122人申领住房补贴,先后为园区重点企业上报解决10名职工子女入学需求,实现了“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为进一步规范人才储备工作流程,青山区还制定了《青山区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选拔储备高校毕业生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落实中小企业储备人才补贴政策,三年累计发放补贴918.9万元,涉及储备单位29家1184人次;发放青年见习补贴129.4万元,涉及10家见习基地共计312人次,为中小企业储备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除了在服务上“顺”人心,青山区在环境上还“悦”人心。开展“草原英才”“鹿城英才”以及劳动模范等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目前,青山区表彰“草原英才”77人,“鹿城英才”134人;自治区级、包头市级、青山区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4人、包头工匠2人;打造自治区级、包头市级、青山区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2家;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1家。极大地增强了各类优秀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开创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人才辈出局面。


量体裁衣 在“用”上出真招 实现人才和岗位“深度契合”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于用。青山区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的流转通道,搭建更多干事创业平台,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考量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将各类人才科学合理安排在适当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以“就”在青山服务品牌为带动,树立以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包头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孵化基地、北大科技园等一批以高校、科技产业领先为主的创业园品牌集群,促进青山区创业园孵化基地提档升级,营造良好创业生态环境,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高校毕业生勇于创业的良性机制。目前,青山区共有创业园孵化基地16家,其中包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5家大学生创业园共入驻企业1500余户,大学生创业者965人次。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基地等资源,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拥有各级各类企业研发平台70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自治区级各类研发平台55家、包头市级各类研发平台10家;拥有各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2020至2022年,共实施重点产学研项目55个,其中21个项目获得上级科技专项支持。全区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43件,累计授权专利7552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2亿元,为人才的集聚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平台。


此外,青山区创新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条件,改进评价方式,畅通职称申报渠道,精心组织全区职称评审申报工作。三年来,申报审核通过的高级职称409人,中级职称700人,初级职称691人。同时,对全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激励机制,出台《青山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青山区社区工作者考评激励办法(试行)》《青山区比照事业单位待遇合同制聘用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实施方案》《青山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套转实施方案》,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率先在全市完成了“3岗18级”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套转工作。薪酬套改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最高工资可达到4950元/月,新入职的网格员工资达2820元/月,并全部缴纳社会保险。65名社区工作者享受事业编工资待遇,人均应发报酬增长约1285元,兑现待遇后,社区工作者中最高应发工资可达5565元/月,稳定了社工队伍,增强了社区工作人员“三感”。


因材施教 在“育”上使真劲 实现智慧和活力“涌流迸发”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发展不仅要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更要在精细培育本土人才上做文章。青山区精准开展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结合企业工种特点和培训需求,强化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教研能力,深化校企互动,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通过“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带动劳动者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三年来,依托全区18家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余人,开展“送工入企”工作,从周边省市引进技能型人才和操作工等60人。


教育方面,坚持靶向育才,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与包头市教育领域专家、包头师院携手,通过导师制共同完成新教师培训工作,并长期对新教师的成长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建构全程、立体的“三五”培训模式,有效贯穿国培、省培、市培、区培、校培的“五级联动”;发展提升名优教师、骨干教师、胜任教师、达标教师、入职教师的“五梯队建设”水平;创新推行外出与引进结合、集中与送教结合、网络与校本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五结合”培训,五年来请进多位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近70名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举办了线上线下280多场大型培训会,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五级联动培训机制。开展名师工作坊专题研修,组建区级中小学名师工作坊29个。与北京知名专家合作,创建包头市旗县区首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建设一机一中、北重三中、包四中、北重一中4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松石国际学校、青少年发展中心2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基地。


同时,按照“政府引领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岗位比武与教育培训相结合、全员参与与树立典范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全员练兵、岗位比武等活动,巩固拓展“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引导和激励广大人才立足本职、苦练技能、提升素质、争作贡献,加快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


只有不断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才能让“人才引擎”释放澎湃动力。青山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优化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上下真功、使真劲、出真招、用真情,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整体优势,以“人才引擎”赋能地区高质量发展。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